209 這是凝聚的民心
關燈
小
中
大
209這是凝聚的民心
◎二更合一,135w營養液加更。◎
第一批援助的太醫很快就到達了疫情發生的郡縣。
他們向當地百姓詢問疫情的時候, 百姓都很驚訝。
生同一種病的人確實在逐漸增多,百姓已經開始自救。郡縣中有官吏忙碌,李世民的核心班子離開河右隴右後, 留下的地方官吏都是能吏,他們都還算負責。在朝廷的力量還沒能觸及到的村莊裏,在村老的組織下, 村民也在自發地隔離生病的人,竭盡全力求一線生機。
這種“自發”當然很殘忍, 但這就是對疫病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底層百姓的生存智慧。
村老一般都會一點草藥知識,他們和村裏兼任算命的人常常在村裏兼任赤腳醫生。
當疫情發生的時候,他們除了冷酷地驅趕患病的人進山中居住, 讓他們與村裏人隔絕開來, 還會采集一些草藥, 熬制藥羹給村民喝。
這些草藥大部分時候沒什麽用處,甚至加了香灰、神像腳下的泥土之類的迷信的東西, 但這時候村中的富戶會拿出米面和珍藏的糖塊丟進“大鍋藥”裏,所以“大鍋藥”在村人看來, 是真的很有效。
古時候大部分疾病都是來自營養不良。要提高對疫病的抵抗力,也需要加強營養。
西方近現代曾有個醫生發現, 有一種萬能藥“糖水”, 對越貧寒的人就越有效,對越富貴的人療效就越差。後來經過科學研究,才得出營養影響治愈力這種本應該是常識的結論。現代社會也有對這個結論的具體應用——許多小病輸一瓶葡萄糖就好了。
百姓察覺了疫情的苗頭,開始努力地自救。但一旦遇到烈性傳染病, 這點自救程度只夠他們擁有逃到非疫區的時間。
然後, 他們要麽被攔下等死, 要麽把疫病傳染到更廣的地方。
大部分時候朝廷所做的事, 就是阻攔他們求生,所以太醫帶著藥來幫忙防疫的時候,疫區最開始是恐慌。
但還好隴西是李世民的大本營,當聽說現在的皇帝就是李小將軍後,他們雖然恐慌,但沒有第一時間反抗。
當他們反覆確認,就算疫區中的人也可以領到藥,而不是被殺死後,又反覆詢問“真的是李小將軍當皇帝了嗎?”“真的是李小軍師派你們來的嗎?”,情緒更穩定了。
孫思邈雖沒有去往疫情最集中的地方,但還是來到疫區邊緣的隔離區,親自接見各個村莊派來的宿老。
“是的,就是‘義薄雲天’李二郎當了皇帝。突厥也有疫病,陛下去了草原,把得病的突厥人阻擋在黃河北岸。‘德重恩弘’李三郎現在是丞相。你們肯定聽過蕭何丞相、諸葛丞相的事跡,李三郎現在當的就是那樣的丞相,留在京城裏治理天下。你們或許聽說過我的名字,我是孫思邈,很早就跟著陛下和丞相來隴右當醫師。”
孫思邈在旁邊太醫欲言又止的眼神中,面色平靜地說謊。
李世民還不是皇帝。現在他雖是實質上的皇帝,但其實還在當太子。
李玄霸也不是丞相。他是擁監國的晉王,權力比丞相還大,但沒進入三省當長官。
但孫思邈知道,百姓聽不懂朝堂裏的那些彎彎道道,他們只知道皇帝最大,丞相次之。
所以李世民必須是皇帝,李玄霸必須是丞相。
孫思邈離開京城的時候,就對李玄霸上報了自己的憂慮,闡述了自己可能會撒的謊。
李玄霸道:“只要能安撫住百姓,孫醫師說什麽都可以。有什麽我讓我哥擔著。”
孫思邈哭笑不得:“晉王殿下,你不該說有什麽事你擔著?”
李玄霸一臉理所當然:“天塌了有皇帝頂著,就算二哥還不是皇帝,但天塌了也該是當兄長的先頂著。”
孫思邈滿心擔憂都被李玄霸這一番話給笑沒了。
他知道,李玄霸還是以前那個李三郎,而李玄霸所相信的李世民,也一定還是原本的李二郎,所以他敢冒這個險,擔這個責。
其他太醫原本有點不接受孫思邈的做法。
說太子是皇帝,說晉王是丞相,這就罷了,晉王和太後……啊不是,晉王和皇後都同意了,孫思邈只是依照命令行事。
可只要告訴疫情最嚴重的河右隴西百姓,現在的皇帝是李二郎君,丞相是李三郎君,他們就真的能相信自己是來救他們,而不是害他們的嗎?
孫思邈在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後,才告訴下屬太醫自己如此行為的原因。
“你們或許還記得大業初年,隋煬帝戰勝了吐谷渾,設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那是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兄弟二人初次名揚天下。”孫思邈露出了回憶的神色。
李玄霸自幼體弱,他前往張掖的時候,以西域奇藥奇方為誘餌,說動孫思邈同行。兄弟二人治理隴右和河右的始末,他都一直看在眼中。
隋煬帝滅吐谷渾,設立西海諸郡,本應該是一件很大的功績。
但隋煬帝有一種特別的本事,再好的事到了他手中,都能弄得天怒人怨。
隋煬帝建立西海等郡,遷徙全天下犯輕罪的百姓來塞外居住。塞外無糧,隋煬帝命令關中隴右河右等靠近西海等郡的百姓為被遷徙到塞外開墾的罪犯提供糧食。
這一次額外的強制征發不僅搜刮了百姓的糧食,還要求百姓自己將糧食送到塞外。
塞外路途遙遠,路上人煙稀少,強盜眾多,朝廷發布這個命令的時候,隋煬帝已經準備攻打高麗,所以軍隊也沒有保護運糧的人。如果路上有缺失,官吏就會在當地繼續征調。
幾番折騰,糧食沒了,種田的人也沒了。
隴右離得最近,百姓最為淒慘。在征討高麗還未讓東邊、南邊的百姓人心浮動的時候,北方的百姓已經率先變得窮困潦倒。
至於河右,本來就不富裕,現在更加雪上加霜。
隋煬帝向來對京城周邊的百姓最為苛刻。西京附近的百姓被強征去開發塞外,東都附近的百姓被強征挖運河修宮殿。兩個京城附近的百姓都感受到了“京城人”這個身份的溫暖。
這時候李世民和李玄霸正在中原剿匪,並在中原打下了“義薄雲天”和“德重恩弘”的名聲。
後來李世民和李玄霸到了張掖,憑借搶掠突厥,讓河右的百姓勉強不會被餓死;
當李世民的管轄範圍增大到了隴右的時候,隴右的匪患迅速平定,連隋朝已經荒廢十幾年的水利都修了起來,青黃不接時還有官府開倉放糧無息借貸。
百姓們懂得含義的字不多,“義”和“德”是他們為數不多能銘記於心的字眼。
對上層人士而言,李世民“戰無不勝”和李玄霸“算無遺策”的諢號是更高的誇讚,也是更為確切的諢號。
但無論哪個地方聽說過李世民和李玄霸名聲的百姓,都只牢牢記住了“義”和“德”。
李世民講義氣,會保護跟隨他的人的安全,會盡力讓跟隨他的人不餓死。
李玄霸有德行,對百姓異常友善,總能推行百姓最急需的善策。
孫思邈道:“河右和隴右已經被隋煬帝折磨得民不聊生,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一個給他們帶來了‘高義’,一個給他們帶來了‘厚德’,將他們從生靈塗炭中拯救出來。當他們聽聞中原已經天下大亂,河右和隴右卻一片寧靜,仿佛治世,更加感激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
孫思邈頓了頓,張嘴笑道:“百姓或許愚鈍,但誰對他們好,他們還是知道的。所以只要告訴他們,太子殿下是皇帝,晉王殿下是丞相,他們就會相信我們,支持我們。”
太醫看著孫思邈嘴角上翹,眼角卻發紅,不由也心頭一熱,鼻頭一酸。
許多太醫就是北方人,隋煬帝新建郡縣後強征糧食和民夫,也征到了他們的家鄉。雖然他們有一門手藝,大部分人還有官身背景,不至於被強征弄得家破人亡。但鄰裏鄉親的慘狀,哪怕已經快十年了,他們仍舊記憶猶新,如怎麽也愈合不了的傷口,觸之即疼。
有太醫喃喃道:“這就是民心啊。”
孫思邈頷首:“這就是民心。所以晉王殿下雖然只要求我們控制疫情不蔓延,但我們應該做更多事,才不會折損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這麽多年凝聚的民心。”
孫思邈又笑了笑,聲音又是驕傲,又帶著一絲哽咽:“他們治理河右隴右時還是垂髫孩童呢。那時他們就是百姓心中的高義厚德之人。我們可千萬不能折損他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太醫和跟隨太醫前來的民間醫師們向孫思邈作揖。他們沒有回答什麽,但一切都在不言中。
如果皇帝和丞相有心救民,他們這些醫者怎麽能不拼盡全力救死扶傷?
孫思邈看著面前的下屬,心中湧起一股澎湃的熱意,生出一股豪邁之情。
他很早就出家為道士,除了醉心醫學,其他欲|望都很淡泊,對名利完全不感興趣。
隋文帝曾經征他為官,孫思邈躲入太白山中,不想讓仕途俗務約束了他的自由。
直到他遇到李世民、李玄霸這對神奇的雙生子。
李世民大概是他遇到的最年幼的“醫鬧”,現在他手臂上還留著當初牙印疤痕消退後的點點紅印。
李世民咬住他的胳膊不放,連起身都困難的李玄霸艱難地爬起來,給了年幼的兄長狠狠一頭槌。
李世民一邊哭一邊道歉,哭得幾近暈厥,把脖子上的金環取下來塞自己手中當賠償,塞完後抱住李玄霸繼續哭,並把鼻涕眼淚往弟弟身上擦。
李玄霸使勁掙紮,被大他一圈的雙生哥哥牢牢壓制,最後像浮出水面的魚兒一樣翻白眼裝死。
孫思邈從未遇到這麽有趣的“醫鬧”,不僅半點氣都生不起來,還對這兩人產生了憐惜,與他們越走越近。
回首那時,他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皇帝身邊的近臣心腹,都快封爵了。
當官後確實束縛很多,不得自由。
但李二郎和李三郎給他帶來的“束縛”,感覺還不錯。
沒想到自己也有迸發雄心壯志的一日。孫思邈自嘲地想,臉上卻不是自嘲的笑容。
……
“太醫派遣制度需要用明文固定下來。”李玄霸做好給二哥後勤的初期準備後,就將後續事務交給了母親。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疫病上。
他起了頭,母親很有能力,即使還是個新手,也能應對自如。
李玄霸把早就和二哥商量好的地方醫學制度拿了出來,把定期上報地方疫情作為明文規定保留下來。太醫輪流支援地方,也已經做好了初步規劃。
李世民在離開長安前,被李玄霸拉著熬的好幾個夜都奉獻給了這個初步規劃。
剩下具體的細節,就要朝中諸公來填充了。
杜如晦唏噓道:“有了這套制度,將來再有疫情,就能掐滅在萌芽狀態,不會害民太多。”
房喬也拈須點頭,眼神充滿希望。
李玄霸卻嗤笑:“想都別想。一個好的制度需要好的執行人。這個防疫制度只能說在二哥在位期間行之有效,下一代皇帝就沒用了。二哥經歷了大隋民亂,知道百姓不可虐。但二哥的孩子在富貴窩中出身,他們可看不到卑微如塵埃的百姓。如果只論朝廷成本,花費人力物力救助價值連牛羊都不如的賤民,不如把他們圈起來,人死光了,疫情就沒有了。”
杜如晦和房喬臉色煞白。
他們扶額嘆氣,想說什麽又組織不出語言。
如果其他人這麽說,他們肯定會反駁。但李玄霸言之鑿鑿,他們卻只能嘆氣。
杜如晦疲憊道:“只是下一代皇帝,這制度就荒廢了嗎?”
李玄霸冷淡道:“嗯。”
唐太宗後,無論是頗有作為的高宗等皇帝,還是中晚唐的皇帝,對疫病的應對措施都是“等待”。
因為皇帝的功績只在於坐穩皇位和開疆擴土,後世對皇帝的評價也只在坐穩皇位和開疆擴土。
正如漢武帝末年虐民虐得戶口減半,但後世人說起大漢第一帝腦海裏都會浮現“漢武帝”,而不是讓百姓生活更好的“漢文帝”。因為論對後世的貢獻,漢武帝確實是“大漢第一帝”。
對後世人而言,開疆擴土和“跨時代進步意義”的好處他們能享受到,而當時百姓的死活和他們沒關系。倒不如說,既然“跨時代進步意義”需要犧牲一代人,那最好讓先祖都把苦吃光了,後世人更高興。
皇帝們眼前的需求是坐穩皇位,維持奢華生活;長遠的願望是博得後世萬萬代的名。
只關註當下,忽視底層百姓的“宏觀”治理成本最小,更省事省力,還能維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博萬世名,後世人也不在乎他們治下百姓過得如何。
什麽樣的皇帝才會傻到給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得病的賤民活路?
野草幹枯了就挖掉埋土裏,來年春風一起,會有更多的野草覆生。
在意野草,得不償失。
“所以別想什麽之後,你我閉眼之後,大概率人亡政息。”李玄霸說了一大段後世人對“好皇帝”的評價標準後,平靜道,“不要想太多。做好當下事,跟著唐太宗當好貞觀的官即可。”
房喬嘆了口氣,杜如晦也扶額。
杜如晦道:“李三啊,你二哥連皇帝都還沒當上,你別就開始叫他的廟號了啊。”
房喬:“……”他都忽視了這點。
李玄霸面無表情道:“這有什麽?二哥在離京之前拉著我抵足同眠,非拉著我討論給我什麽謚號。他覺得‘賢’很適合我,但‘賢’在以往親王謚號中不是太好。‘懿’最適合我,但他還是覺得‘賢’更好。這車軲轆話說了整整一個時辰,”
杜如晦和房喬:“……”
雖然早就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就是這個德性,但他們每次都能用實際行動告訴自己,他們還能更過分。
面對這對雙生兄弟,貞觀年間的官好像也不是很好當。
“閉嘴,先做正事。”杜如晦惡狠狠道。
房喬用眼神威脅李玄霸,附和杜如晦。
李玄霸在嘴上畫了個叉。
閉嘴就閉嘴,兇什麽?等二哥回來,兇二哥去。他不是才更過分嗎?
在房喬和杜如晦的威脅下,李玄霸終於沒再發瘋跑題。
地方醫學和太醫派遣制度迅速敲定,雖然李世民軍中有軍醫隨行,但草原上歸順了大唐的部落若是在疫區中,李玄霸也派去了支援的太醫。
始畢可汗現在名義上歸順李世民,跟著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對抗。
當他迎來大唐長安城派來的太醫支援團時,整個人都傻掉了。
還、還有這種好事?
但我們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牧民得病啊。
牧民這種野草,死了再去別處搶不就好了?雖然沒有牧民不行,但單個生病的牧民扔了就是,草原部落四處為家,疫情蔓延很難,所以從來不在意什麽防疫。
李世民笑著拍著始畢可汗的肩膀道:“你現在是大唐冊封的可汗,就要按照大唐的規矩辦事。就算不在乎牧民的死活,現在正打仗呢,你離為你打仗的牧民距離那麽近,不擔心染病嗎?”
始畢可汗這才感激涕零地接受了長安的好意。
勸好始畢可汗支持大唐防疫後,李世民一回到帳篷裏,臉色就一沈。
他對長孫康寧道:“阿玄仁善,連突厥人得病都想救治,這群蠻夷卻不知感恩,反倒埋怨阿玄多事!”
長孫康寧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蠻夷也是這樣。我相信牧民也有心,他們知道是大唐救了他們,將來肯定會心向大唐。”
李世民甕聲甕氣道:“我知道,但還是很生氣。我決定了,等始畢可汗死後,我要給他一個惡謚!”
長孫康寧忍俊不禁:“好,我支持你!”
說到謚號,李世民又忍不住嘮叨起來:“唉,阿玄的謚號究竟選什麽好?觀音婢,你快幫……啊,你別跑啊!”
長孫康寧捂著耳朵朝著帳篷外狂奔:“我不聽我不聽,好煩啊!等你回京去找三郎君商量去!我要去找宇文姊姊玩了。”
李世民伸出手,長孫康寧的衣袂從他的手指間滑過,沒抓住。
他氣得直跳腳:“觀音婢居然嫌我煩!她居然嫌我煩!可惡,你怎麽能嫌我煩!”
李世民對著長孫康寧的背影大喊。
長孫康寧捂著耳朵都聽到了李世民的抱怨,大聲回應:“可你就是煩!離給三郎君定謚號還有幾十年呢,現在嘮叨什麽?煩煩煩!啊,宇文姊姊,快救我!”
正騎馬遛彎的宇文珠嘆了口氣,拉住長孫康寧的手一提,二女騎著小馬滴答滴答跑了,留下李世民一個人跳著腳無能狂怒。
他抓著路過的長孫無忌怒吼:“你妹妹居然說我煩!”
長孫無忌:“……”你煩不煩你自己不知道?
頡利可汗呢?怎麽還沒出兵?你召集了那麽多兵馬就只知道躲嗎!
你再不來,李二這混賬東西都要閑得給我定謚號了!
被念叨的頡利可汗也很煩。
怎麽說來著,李世民都欺負到家門口了,於情於理他都該回應一下。但頡利可汗又不是蠢貨,他兩位已經歸於李世民麾下的兄長用親身經驗告訴他,可能有取錯的名字,但沒有叫錯的諢號,李世民是真的“戰無不勝”。
突厥本就一直有人不服自己,始畢可汗一回來,自己麾下人心就不穩了。這種前提下,他去迎戰李世民,難道是給李世民刷一個“第二次生擒突厥可汗”的名聲嗎?
如果小可汗也是可汗,那就是第三次了!
打是不可能打的,他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很清楚,現在突厥也遠遠沒有在兄長始畢可汗麾下強大,而李世民可不是隋煬帝楊廣。
但按兵不動,他在突厥的影響力也會持續下降,再不出兵,這突厥可汗也當不下去了。
“好煩啊。”壯碩的頡利可汗在獨自一人時,常常抱頭哀嘆。
他甚至生出了“當初被俘虜的是我,現在當突厥可汗的是二哥就好了,讓二哥去煩惱,我去給二哥添亂”的荒唐念頭。
正當頡利可汗煩惱的時候,有探子回報,大唐的軍旗已經在視線範圍內了!
可汗,我們是跑是打!你趕緊說句準話啊!
頡利可汗懵了。
啊?我還沒去找李世民,李世民卻找到我了?!
李世民遠遠看到連突厥的萬人騎兵都遮掩不住的超級宏偉突厥牙帳,也很驚訝。
葉護傳來的情報至少遲了半個月,他還以為頡利可汗已經拔營離開,留在原地的只是殿後的軍隊。
此次突襲,他只是給一直沒能得到太大勝果的“草原聯軍”一場較大的勝利,稍稍激勵一下被頡利可汗避戰避得窩火的士氣。
頡利可汗怎麽半個月還沒拔營啊?他在原地等什麽?以逸待勞等我出現嗎?
裴行儼也看到了突厥牙帳,趕緊道:“主公!不可輕易冒進!恐防有詐!”
李世民突然腳一縮,居然踩在馬鞍上站了起來。
裴行儼:“???”
長孫無忌想尖叫,又怕驚擾了李世民的馬。
李世民雙腳一滑,坐回了馬鞍上。
他輕松地笑道:“敵軍松散,應當沒有詐,只是頡利可汗這廝犯懶了沒挪窩。擂鼓!全軍將士聽令!準備迎敵!秦叔寶……”
被點名的秦叔寶秦瓊,還沒聽完李世民的命令,就帶著自己管轄的兩百玄甲兵悶頭向前沖鋒,把他的主公遠遠甩在了身後。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真心急。我這次又不跟著去當先鋒。頡利可汗的軍中的馬都還拴著,隨隨便便都能沖散,不需要我親自指揮。”
現在軍中最了解李世民的長孫無忌無奈道:“你真不想去,就不會解釋這麽多。”
“行吧。”
李世民策馬回轉,登上放著戰鼓的戰車。
“這次我不當先鋒了,我為諸位將士擂鼓助威!”
“待秦叔寶沖入敵營後,宗羅睺、薛紹玄、羅士信各率一隊玄甲軍,接替沖鋒!”
“是!”
“裴守敬率領步卒,以方陣出擊!”
“末將領命!”
“長孫輔機,帶一支輕騎兵繞後,自尋戰機!有信心嗎?”
“沒問題。”
李世民笑道:“那麽諸君……”
他雙手一揮,鼓槌狠狠砸在鼓面上。
“請戰!”
包括被編入隊列中的突厥、回紇壯士在內的所有將士,都高舉武器,雙目怒張。
“殺!!!!!”
【作者有話說】
二更合一,欠賬-1,目前欠賬4.5章。恢覆日六了,爭取過年前還完欠賬,過個無債一身輕的好年!
碎碎念:
關於新舊唐書中關於初唐大疫的記載,唐太宗時期有明確的遣醫送藥,並詳盡描述了地方醫學和太醫支援的制度。
貞觀年間的疫情頻發,但都控制在了一個州,或者相鄰的兩個州,即使多點開花,也沒有連成片。
我們很熟悉疫情了,這種現象就是疫情在發生早期就被控制住的標志。
但唐太宗死後,所有疫情的記載都是死傷慘重之後掩埋屍體,幾乎很少遣醫送藥的記錄。
比如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天帝天後二聖執政的第八年,《舊唐書》記載當年疫情,“民多疫癘,死者枕藉於路”,“饑餒相仍,加以疾疫,自陜至洛,死者不可勝數”。對此二聖的應對措施是,“詔所在官司埋瘞”。
這對小夫妻都是難得的有能之君了,其應對從皇帝出發也不算錯,只是目無下塵才是皇帝標配而已。
所以李世民的“防疫制度”是空想,人亡政息是沒辦法的事,倒不是李玄霸發瘋,他只是實話實說,然後見不得房喬和杜如晦心情好而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二更合一,135w營養液加更。◎
第一批援助的太醫很快就到達了疫情發生的郡縣。
他們向當地百姓詢問疫情的時候, 百姓都很驚訝。
生同一種病的人確實在逐漸增多,百姓已經開始自救。郡縣中有官吏忙碌,李世民的核心班子離開河右隴右後, 留下的地方官吏都是能吏,他們都還算負責。在朝廷的力量還沒能觸及到的村莊裏,在村老的組織下, 村民也在自發地隔離生病的人,竭盡全力求一線生機。
這種“自發”當然很殘忍, 但這就是對疫病沒有任何抵抗能力的底層百姓的生存智慧。
村老一般都會一點草藥知識,他們和村裏兼任算命的人常常在村裏兼任赤腳醫生。
當疫情發生的時候,他們除了冷酷地驅趕患病的人進山中居住, 讓他們與村裏人隔絕開來, 還會采集一些草藥, 熬制藥羹給村民喝。
這些草藥大部分時候沒什麽用處,甚至加了香灰、神像腳下的泥土之類的迷信的東西, 但這時候村中的富戶會拿出米面和珍藏的糖塊丟進“大鍋藥”裏,所以“大鍋藥”在村人看來, 是真的很有效。
古時候大部分疾病都是來自營養不良。要提高對疫病的抵抗力,也需要加強營養。
西方近現代曾有個醫生發現, 有一種萬能藥“糖水”, 對越貧寒的人就越有效,對越富貴的人療效就越差。後來經過科學研究,才得出營養影響治愈力這種本應該是常識的結論。現代社會也有對這個結論的具體應用——許多小病輸一瓶葡萄糖就好了。
百姓察覺了疫情的苗頭,開始努力地自救。但一旦遇到烈性傳染病, 這點自救程度只夠他們擁有逃到非疫區的時間。
然後, 他們要麽被攔下等死, 要麽把疫病傳染到更廣的地方。
大部分時候朝廷所做的事, 就是阻攔他們求生,所以太醫帶著藥來幫忙防疫的時候,疫區最開始是恐慌。
但還好隴西是李世民的大本營,當聽說現在的皇帝就是李小將軍後,他們雖然恐慌,但沒有第一時間反抗。
當他們反覆確認,就算疫區中的人也可以領到藥,而不是被殺死後,又反覆詢問“真的是李小將軍當皇帝了嗎?”“真的是李小軍師派你們來的嗎?”,情緒更穩定了。
孫思邈雖沒有去往疫情最集中的地方,但還是來到疫區邊緣的隔離區,親自接見各個村莊派來的宿老。
“是的,就是‘義薄雲天’李二郎當了皇帝。突厥也有疫病,陛下去了草原,把得病的突厥人阻擋在黃河北岸。‘德重恩弘’李三郎現在是丞相。你們肯定聽過蕭何丞相、諸葛丞相的事跡,李三郎現在當的就是那樣的丞相,留在京城裏治理天下。你們或許聽說過我的名字,我是孫思邈,很早就跟著陛下和丞相來隴右當醫師。”
孫思邈在旁邊太醫欲言又止的眼神中,面色平靜地說謊。
李世民還不是皇帝。現在他雖是實質上的皇帝,但其實還在當太子。
李玄霸也不是丞相。他是擁監國的晉王,權力比丞相還大,但沒進入三省當長官。
但孫思邈知道,百姓聽不懂朝堂裏的那些彎彎道道,他們只知道皇帝最大,丞相次之。
所以李世民必須是皇帝,李玄霸必須是丞相。
孫思邈離開京城的時候,就對李玄霸上報了自己的憂慮,闡述了自己可能會撒的謊。
李玄霸道:“只要能安撫住百姓,孫醫師說什麽都可以。有什麽我讓我哥擔著。”
孫思邈哭笑不得:“晉王殿下,你不該說有什麽事你擔著?”
李玄霸一臉理所當然:“天塌了有皇帝頂著,就算二哥還不是皇帝,但天塌了也該是當兄長的先頂著。”
孫思邈滿心擔憂都被李玄霸這一番話給笑沒了。
他知道,李玄霸還是以前那個李三郎,而李玄霸所相信的李世民,也一定還是原本的李二郎,所以他敢冒這個險,擔這個責。
其他太醫原本有點不接受孫思邈的做法。
說太子是皇帝,說晉王是丞相,這就罷了,晉王和太後……啊不是,晉王和皇後都同意了,孫思邈只是依照命令行事。
可只要告訴疫情最嚴重的河右隴西百姓,現在的皇帝是李二郎君,丞相是李三郎君,他們就真的能相信自己是來救他們,而不是害他們的嗎?
孫思邈在取得了百姓的信任後,才告訴下屬太醫自己如此行為的原因。
“你們或許還記得大業初年,隋煬帝戰勝了吐谷渾,設立了西海、河源、鄯善、且末等郡。那是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兄弟二人初次名揚天下。”孫思邈露出了回憶的神色。
李玄霸自幼體弱,他前往張掖的時候,以西域奇藥奇方為誘餌,說動孫思邈同行。兄弟二人治理隴右和河右的始末,他都一直看在眼中。
隋煬帝滅吐谷渾,設立西海諸郡,本應該是一件很大的功績。
但隋煬帝有一種特別的本事,再好的事到了他手中,都能弄得天怒人怨。
隋煬帝建立西海等郡,遷徙全天下犯輕罪的百姓來塞外居住。塞外無糧,隋煬帝命令關中隴右河右等靠近西海等郡的百姓為被遷徙到塞外開墾的罪犯提供糧食。
這一次額外的強制征發不僅搜刮了百姓的糧食,還要求百姓自己將糧食送到塞外。
塞外路途遙遠,路上人煙稀少,強盜眾多,朝廷發布這個命令的時候,隋煬帝已經準備攻打高麗,所以軍隊也沒有保護運糧的人。如果路上有缺失,官吏就會在當地繼續征調。
幾番折騰,糧食沒了,種田的人也沒了。
隴右離得最近,百姓最為淒慘。在征討高麗還未讓東邊、南邊的百姓人心浮動的時候,北方的百姓已經率先變得窮困潦倒。
至於河右,本來就不富裕,現在更加雪上加霜。
隋煬帝向來對京城周邊的百姓最為苛刻。西京附近的百姓被強征去開發塞外,東都附近的百姓被強征挖運河修宮殿。兩個京城附近的百姓都感受到了“京城人”這個身份的溫暖。
這時候李世民和李玄霸正在中原剿匪,並在中原打下了“義薄雲天”和“德重恩弘”的名聲。
後來李世民和李玄霸到了張掖,憑借搶掠突厥,讓河右的百姓勉強不會被餓死;
當李世民的管轄範圍增大到了隴右的時候,隴右的匪患迅速平定,連隋朝已經荒廢十幾年的水利都修了起來,青黃不接時還有官府開倉放糧無息借貸。
百姓們懂得含義的字不多,“義”和“德”是他們為數不多能銘記於心的字眼。
對上層人士而言,李世民“戰無不勝”和李玄霸“算無遺策”的諢號是更高的誇讚,也是更為確切的諢號。
但無論哪個地方聽說過李世民和李玄霸名聲的百姓,都只牢牢記住了“義”和“德”。
李世民講義氣,會保護跟隨他的人的安全,會盡力讓跟隨他的人不餓死。
李玄霸有德行,對百姓異常友善,總能推行百姓最急需的善策。
孫思邈道:“河右和隴右已經被隋煬帝折磨得民不聊生,在他們最困難的時候,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一個給他們帶來了‘高義’,一個給他們帶來了‘厚德’,將他們從生靈塗炭中拯救出來。當他們聽聞中原已經天下大亂,河右和隴右卻一片寧靜,仿佛治世,更加感激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
孫思邈頓了頓,張嘴笑道:“百姓或許愚鈍,但誰對他們好,他們還是知道的。所以只要告訴他們,太子殿下是皇帝,晉王殿下是丞相,他們就會相信我們,支持我們。”
太醫看著孫思邈嘴角上翹,眼角卻發紅,不由也心頭一熱,鼻頭一酸。
許多太醫就是北方人,隋煬帝新建郡縣後強征糧食和民夫,也征到了他們的家鄉。雖然他們有一門手藝,大部分人還有官身背景,不至於被強征弄得家破人亡。但鄰裏鄉親的慘狀,哪怕已經快十年了,他們仍舊記憶猶新,如怎麽也愈合不了的傷口,觸之即疼。
有太醫喃喃道:“這就是民心啊。”
孫思邈頷首:“這就是民心。所以晉王殿下雖然只要求我們控制疫情不蔓延,但我們應該做更多事,才不會折損太子殿下和晉王殿下這麽多年凝聚的民心。”
孫思邈又笑了笑,聲音又是驕傲,又帶著一絲哽咽:“他們治理河右隴右時還是垂髫孩童呢。那時他們就是百姓心中的高義厚德之人。我們可千萬不能折損他們在百姓心中的形象。”
太醫和跟隨太醫前來的民間醫師們向孫思邈作揖。他們沒有回答什麽,但一切都在不言中。
如果皇帝和丞相有心救民,他們這些醫者怎麽能不拼盡全力救死扶傷?
孫思邈看著面前的下屬,心中湧起一股澎湃的熱意,生出一股豪邁之情。
他很早就出家為道士,除了醉心醫學,其他欲|望都很淡泊,對名利完全不感興趣。
隋文帝曾經征他為官,孫思邈躲入太白山中,不想讓仕途俗務約束了他的自由。
直到他遇到李世民、李玄霸這對神奇的雙生子。
李世民大概是他遇到的最年幼的“醫鬧”,現在他手臂上還留著當初牙印疤痕消退後的點點紅印。
李世民咬住他的胳膊不放,連起身都困難的李玄霸艱難地爬起來,給了年幼的兄長狠狠一頭槌。
李世民一邊哭一邊道歉,哭得幾近暈厥,把脖子上的金環取下來塞自己手中當賠償,塞完後抱住李玄霸繼續哭,並把鼻涕眼淚往弟弟身上擦。
李玄霸使勁掙紮,被大他一圈的雙生哥哥牢牢壓制,最後像浮出水面的魚兒一樣翻白眼裝死。
孫思邈從未遇到這麽有趣的“醫鬧”,不僅半點氣都生不起來,還對這兩人產生了憐惜,與他們越走越近。
回首那時,他怎麽也不會想到,自己會成為皇帝身邊的近臣心腹,都快封爵了。
當官後確實束縛很多,不得自由。
但李二郎和李三郎給他帶來的“束縛”,感覺還不錯。
沒想到自己也有迸發雄心壯志的一日。孫思邈自嘲地想,臉上卻不是自嘲的笑容。
……
“太醫派遣制度需要用明文固定下來。”李玄霸做好給二哥後勤的初期準備後,就將後續事務交給了母親。他將工作重心轉移到疫病上。
他起了頭,母親很有能力,即使還是個新手,也能應對自如。
李玄霸把早就和二哥商量好的地方醫學制度拿了出來,把定期上報地方疫情作為明文規定保留下來。太醫輪流支援地方,也已經做好了初步規劃。
李世民在離開長安前,被李玄霸拉著熬的好幾個夜都奉獻給了這個初步規劃。
剩下具體的細節,就要朝中諸公來填充了。
杜如晦唏噓道:“有了這套制度,將來再有疫情,就能掐滅在萌芽狀態,不會害民太多。”
房喬也拈須點頭,眼神充滿希望。
李玄霸卻嗤笑:“想都別想。一個好的制度需要好的執行人。這個防疫制度只能說在二哥在位期間行之有效,下一代皇帝就沒用了。二哥經歷了大隋民亂,知道百姓不可虐。但二哥的孩子在富貴窩中出身,他們可看不到卑微如塵埃的百姓。如果只論朝廷成本,花費人力物力救助價值連牛羊都不如的賤民,不如把他們圈起來,人死光了,疫情就沒有了。”
杜如晦和房喬臉色煞白。
他們扶額嘆氣,想說什麽又組織不出語言。
如果其他人這麽說,他們肯定會反駁。但李玄霸言之鑿鑿,他們卻只能嘆氣。
杜如晦疲憊道:“只是下一代皇帝,這制度就荒廢了嗎?”
李玄霸冷淡道:“嗯。”
唐太宗後,無論是頗有作為的高宗等皇帝,還是中晚唐的皇帝,對疫病的應對措施都是“等待”。
因為皇帝的功績只在於坐穩皇位和開疆擴土,後世對皇帝的評價也只在坐穩皇位和開疆擴土。
正如漢武帝末年虐民虐得戶口減半,但後世人說起大漢第一帝腦海裏都會浮現“漢武帝”,而不是讓百姓生活更好的“漢文帝”。因為論對後世的貢獻,漢武帝確實是“大漢第一帝”。
對後世人而言,開疆擴土和“跨時代進步意義”的好處他們能享受到,而當時百姓的死活和他們沒關系。倒不如說,既然“跨時代進步意義”需要犧牲一代人,那最好讓先祖都把苦吃光了,後世人更高興。
皇帝們眼前的需求是坐穩皇位,維持奢華生活;長遠的願望是博得後世萬萬代的名。
只關註當下,忽視底層百姓的“宏觀”治理成本最小,更省事省力,還能維持自己的奢侈生活;博萬世名,後世人也不在乎他們治下百姓過得如何。
什麽樣的皇帝才會傻到給完全沒有任何用處的得病的賤民活路?
野草幹枯了就挖掉埋土裏,來年春風一起,會有更多的野草覆生。
在意野草,得不償失。
“所以別想什麽之後,你我閉眼之後,大概率人亡政息。”李玄霸說了一大段後世人對“好皇帝”的評價標準後,平靜道,“不要想太多。做好當下事,跟著唐太宗當好貞觀的官即可。”
房喬嘆了口氣,杜如晦也扶額。
杜如晦道:“李三啊,你二哥連皇帝都還沒當上,你別就開始叫他的廟號了啊。”
房喬:“……”他都忽視了這點。
李玄霸面無表情道:“這有什麽?二哥在離京之前拉著我抵足同眠,非拉著我討論給我什麽謚號。他覺得‘賢’很適合我,但‘賢’在以往親王謚號中不是太好。‘懿’最適合我,但他還是覺得‘賢’更好。這車軲轆話說了整整一個時辰,”
杜如晦和房喬:“……”
雖然早就知道李世民和李玄霸就是這個德性,但他們每次都能用實際行動告訴自己,他們還能更過分。
面對這對雙生兄弟,貞觀年間的官好像也不是很好當。
“閉嘴,先做正事。”杜如晦惡狠狠道。
房喬用眼神威脅李玄霸,附和杜如晦。
李玄霸在嘴上畫了個叉。
閉嘴就閉嘴,兇什麽?等二哥回來,兇二哥去。他不是才更過分嗎?
在房喬和杜如晦的威脅下,李玄霸終於沒再發瘋跑題。
地方醫學和太醫派遣制度迅速敲定,雖然李世民軍中有軍醫隨行,但草原上歸順了大唐的部落若是在疫區中,李玄霸也派去了支援的太醫。
始畢可汗現在名義上歸順李世民,跟著李世民與頡利可汗對抗。
當他迎來大唐長安城派來的太醫支援團時,整個人都傻掉了。
還、還有這種好事?
但我們自己都不在乎自己的牧民得病啊。
牧民這種野草,死了再去別處搶不就好了?雖然沒有牧民不行,但單個生病的牧民扔了就是,草原部落四處為家,疫情蔓延很難,所以從來不在意什麽防疫。
李世民笑著拍著始畢可汗的肩膀道:“你現在是大唐冊封的可汗,就要按照大唐的規矩辦事。就算不在乎牧民的死活,現在正打仗呢,你離為你打仗的牧民距離那麽近,不擔心染病嗎?”
始畢可汗這才感激涕零地接受了長安的好意。
勸好始畢可汗支持大唐防疫後,李世民一回到帳篷裏,臉色就一沈。
他對長孫康寧道:“阿玄仁善,連突厥人得病都想救治,這群蠻夷卻不知感恩,反倒埋怨阿玄多事!”
長孫康寧道:“水能載舟亦能覆舟,對蠻夷也是這樣。我相信牧民也有心,他們知道是大唐救了他們,將來肯定會心向大唐。”
李世民甕聲甕氣道:“我知道,但還是很生氣。我決定了,等始畢可汗死後,我要給他一個惡謚!”
長孫康寧忍俊不禁:“好,我支持你!”
說到謚號,李世民又忍不住嘮叨起來:“唉,阿玄的謚號究竟選什麽好?觀音婢,你快幫……啊,你別跑啊!”
長孫康寧捂著耳朵朝著帳篷外狂奔:“我不聽我不聽,好煩啊!等你回京去找三郎君商量去!我要去找宇文姊姊玩了。”
李世民伸出手,長孫康寧的衣袂從他的手指間滑過,沒抓住。
他氣得直跳腳:“觀音婢居然嫌我煩!她居然嫌我煩!可惡,你怎麽能嫌我煩!”
李世民對著長孫康寧的背影大喊。
長孫康寧捂著耳朵都聽到了李世民的抱怨,大聲回應:“可你就是煩!離給三郎君定謚號還有幾十年呢,現在嘮叨什麽?煩煩煩!啊,宇文姊姊,快救我!”
正騎馬遛彎的宇文珠嘆了口氣,拉住長孫康寧的手一提,二女騎著小馬滴答滴答跑了,留下李世民一個人跳著腳無能狂怒。
他抓著路過的長孫無忌怒吼:“你妹妹居然說我煩!”
長孫無忌:“……”你煩不煩你自己不知道?
頡利可汗呢?怎麽還沒出兵?你召集了那麽多兵馬就只知道躲嗎!
你再不來,李二這混賬東西都要閑得給我定謚號了!
被念叨的頡利可汗也很煩。
怎麽說來著,李世民都欺負到家門口了,於情於理他都該回應一下。但頡利可汗又不是蠢貨,他兩位已經歸於李世民麾下的兄長用親身經驗告訴他,可能有取錯的名字,但沒有叫錯的諢號,李世民是真的“戰無不勝”。
突厥本就一直有人不服自己,始畢可汗一回來,自己麾下人心就不穩了。這種前提下,他去迎戰李世民,難道是給李世民刷一個“第二次生擒突厥可汗”的名聲嗎?
如果小可汗也是可汗,那就是第三次了!
打是不可能打的,他對自己有幾斤幾兩很清楚,現在突厥也遠遠沒有在兄長始畢可汗麾下強大,而李世民可不是隋煬帝楊廣。
但按兵不動,他在突厥的影響力也會持續下降,再不出兵,這突厥可汗也當不下去了。
“好煩啊。”壯碩的頡利可汗在獨自一人時,常常抱頭哀嘆。
他甚至生出了“當初被俘虜的是我,現在當突厥可汗的是二哥就好了,讓二哥去煩惱,我去給二哥添亂”的荒唐念頭。
正當頡利可汗煩惱的時候,有探子回報,大唐的軍旗已經在視線範圍內了!
可汗,我們是跑是打!你趕緊說句準話啊!
頡利可汗懵了。
啊?我還沒去找李世民,李世民卻找到我了?!
李世民遠遠看到連突厥的萬人騎兵都遮掩不住的超級宏偉突厥牙帳,也很驚訝。
葉護傳來的情報至少遲了半個月,他還以為頡利可汗已經拔營離開,留在原地的只是殿後的軍隊。
此次突襲,他只是給一直沒能得到太大勝果的“草原聯軍”一場較大的勝利,稍稍激勵一下被頡利可汗避戰避得窩火的士氣。
頡利可汗怎麽半個月還沒拔營啊?他在原地等什麽?以逸待勞等我出現嗎?
裴行儼也看到了突厥牙帳,趕緊道:“主公!不可輕易冒進!恐防有詐!”
李世民突然腳一縮,居然踩在馬鞍上站了起來。
裴行儼:“???”
長孫無忌想尖叫,又怕驚擾了李世民的馬。
李世民雙腳一滑,坐回了馬鞍上。
他輕松地笑道:“敵軍松散,應當沒有詐,只是頡利可汗這廝犯懶了沒挪窩。擂鼓!全軍將士聽令!準備迎敵!秦叔寶……”
被點名的秦叔寶秦瓊,還沒聽完李世民的命令,就帶著自己管轄的兩百玄甲兵悶頭向前沖鋒,把他的主公遠遠甩在了身後。
李世民摸了摸鼻子:“真心急。我這次又不跟著去當先鋒。頡利可汗的軍中的馬都還拴著,隨隨便便都能沖散,不需要我親自指揮。”
現在軍中最了解李世民的長孫無忌無奈道:“你真不想去,就不會解釋這麽多。”
“行吧。”
李世民策馬回轉,登上放著戰鼓的戰車。
“這次我不當先鋒了,我為諸位將士擂鼓助威!”
“待秦叔寶沖入敵營後,宗羅睺、薛紹玄、羅士信各率一隊玄甲軍,接替沖鋒!”
“是!”
“裴守敬率領步卒,以方陣出擊!”
“末將領命!”
“長孫輔機,帶一支輕騎兵繞後,自尋戰機!有信心嗎?”
“沒問題。”
李世民笑道:“那麽諸君……”
他雙手一揮,鼓槌狠狠砸在鼓面上。
“請戰!”
包括被編入隊列中的突厥、回紇壯士在內的所有將士,都高舉武器,雙目怒張。
“殺!!!!!”
【作者有話說】
二更合一,欠賬-1,目前欠賬4.5章。恢覆日六了,爭取過年前還完欠賬,過個無債一身輕的好年!
碎碎念:
關於新舊唐書中關於初唐大疫的記載,唐太宗時期有明確的遣醫送藥,並詳盡描述了地方醫學和太醫支援的制度。
貞觀年間的疫情頻發,但都控制在了一個州,或者相鄰的兩個州,即使多點開花,也沒有連成片。
我們很熟悉疫情了,這種現象就是疫情在發生早期就被控制住的標志。
但唐太宗死後,所有疫情的記載都是死傷慘重之後掩埋屍體,幾乎很少遣醫送藥的記錄。
比如永淳元年(公元682年),天帝天後二聖執政的第八年,《舊唐書》記載當年疫情,“民多疫癘,死者枕藉於路”,“饑餒相仍,加以疾疫,自陜至洛,死者不可勝數”。對此二聖的應對措施是,“詔所在官司埋瘞”。
這對小夫妻都是難得的有能之君了,其應對從皇帝出發也不算錯,只是目無下塵才是皇帝標配而已。
所以李世民的“防疫制度”是空想,人亡政息是沒辦法的事,倒不是李玄霸發瘋,他只是實話實說,然後見不得房喬和杜如晦心情好而已。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